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佛學概論
Introduction to Buddhism 
開課學期
112-2 
授課對象
 
授課教師
李勝海 
課號
Phl3022 
課程識別碼
104 32600 
班次
 
學分
3.0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四7,8,9(14:20~17:20) 
上課地點
共203 
備註
本課程中文授課,使用英文教科書。兼通識A34*。。A34*:世界文明、哲學與道德思考領域。可充抵通識
總人數上限:80人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本課程為大學部初階課程,不預設任何佛教知識背景。課程所涵蓋的內容包括印度、南傳、漢傳、藏傳和現代等不同地域和時間所流傳的佛教。課程的第一部分介紹印度佛教歷史與佛教基本概念,包括佛陀傳記、早期佛教教義、大乘佛教、佛教宗派與佛教哲學的發展。這一部分使用《佛教基本通:佛教的修行路徑導覽》為教科書,輔以《轉法輪經》、龍樹中觀著作等大小乘經論的選讀。第二部分概述印度以外的佛教的歷史,側重漢藏佛教中的幾個宗派,並有選擇地閱讀這些傳統中的重要論典。本課程以歷史敘事與文本解讀想結合,由此系統第介紹佛教文化傳統及其哲學思想。 

課程目標
掌握亞洲範圍內佛教歷史的概要,認識佛教文化和實踐中的差異和複雜性。
對於印度和其他亞洲佛教文化中出現的重要佛教哲學觀點獲得綜合性的知識,學會閱讀和詮釋佛家經典。
熟悉歐美佛教研究的一些重要模式。
用人文的眼光來理解並學習佛教處理倫理、真理、人生等問題的方式。
 
課程要求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指定閱讀
(請詳列每週學生應配合閱讀之篇章) Please list the reading on a weekly basis
第1週
《佛教基本通》第2章,頁73–95。

第2週
《佛教基本通》第1章,頁45–72。
推薦閱讀:Ariyapariyesanā Sutta(巴利文英譯)或《漢譯南傳大藏經》中《聖求經》中的佛傳內容。

第3週
(1)《佛教基本通》第3、6章,閱讀頁97–122,171–188;
(2)First Discourse of the Buddha: Turning the Wheel of Dhamma (Dhammacakkappavattana Sutta英譯) 或中譯《轉法輪經》:https://cbetaonline.dila.edu.tw/zh/B07n0011。
推薦閱讀:
《佛教基本通》,頁189–200(十二緣起的解釋)。

第4週
(1)《佛教基本通》第4章,閱讀頁123–138,148–149;
(2)The Edicts of Asoka, 27–30 (Rock edict XIII, on the Kaliṅga war);
(3)Gregory Schopen, “Archaeology and Protestant Presuppositions in the Study of Indian Buddhism,” in Bones, Stones, and Buddhist Monks, 1–14。

第5週
(1)《佛教基本通》第8章,頁237–259;
(2)《異部宗輪論》選讀[兩段閱讀分別標為2a與2b]:
Masuda英譯本(2a) 12–17; (2b) 38–52;
或玄奘漢譯本:《大正藏》49冊2031號中(2a) 15頁上3(15a3)至15頁中24(15b24);(2b) 16頁上24(16a24)至16頁下10(16c10)

第6週
(1)《佛教基本通》第9章:閱讀頁261–274;
(2)鳩摩羅什譯,《佛說阿彌陀經》(相關的推薦閱讀:“Pure Land Sūtras,” 210–221);
(3)《大寶積經迦葉問品》(《大正藏》11冊310號《大寶積經》普明菩薩會第四十三)選讀:從開始(631c17)讀至635a12。

第7週
(1)《佛教基本通》第9章,閱讀頁275–289;
(2)《中論》第1品,閱讀英譯及注釋:Mark Siderits and Katsura Shōryū, Nāgārjuna’s Middle Way: Mūlamadhyamakakārikā, 17–29;或其漢譯本:方怡蓉譯,《解讀龍樹菩薩27道題》,頁23–34。
有關晚期印度佛教的推薦閱讀:
A. K. Warder, “Chapter Twelve: The Great Universities and the Mantrayāna,” Indian Buddhism, 441–487;或其漢譯:王世安譯,《印度佛教史》,。

第8週 期中考週

第9週
(1)《佛教基本通》第十章的東南亞南傳佛教部分;
(2) Geiger and Bode, The Mahāvaṃsa or the Great Chronicle of Ceylon, 51–54, 88–90, 235–237;或其漢譯:摩訶那摩等著,韓廷傑譯,《大史:斯里蘭卡佛敎史》中的相應段落;
(3)覺音著,葉均譯,《清淨道論》,頁1–9或英譯本:Bhikkhu Ñāṇamoli, trans., The Path of Purification, 5–10。

第10週
Stephen F. Teiser, “Buddhism: Buddhism in China,” in Lindsay Jones (editor in chief), Encyclopedia of Religion, 1160–1169.
或使用:中華佛敎百科全書編輯委員會 (1994)。〈中國佛教〉,藍吉富(主編),《中華佛教百科全書》,頁927–936。台北市 : 中華佛敎百科文獻基金會。
推薦閱讀:
Takakusu Junjirō, The Essentials of Buddhist Philosophy, 131–147;或以下漢譯本中的章:高楠順次郎原著,藍吉富譯,《佛教哲學要義》,臺北:正文書局,1978。

第11週
(1)玄奘譯《唯識三十論頌》,《大正藏》1586號;
(2)蔡耀明主編,《佛教文明經典》,頁424–443(〈唯識三十論頌〉)。
推薦閱讀:
“Vasubandhu’s Triṃśikā: A Concordance of Sanskrit-Tibetan-English Translations” (= Richard Nance整理的《唯識三十頌》梵、藏與各種英譯本對照)。

第12週
(1)《壇經》選讀:《楊校敦博本六祖壇經及其英譯》,頁66–103;
(2)John McCrae, Seeing Through Zen, 54–69.

第13週
(1)Matthew Kapstein, “Buddhism: Buddhism in Tibet,” in Lindsay Jones (editor in chief), Encyclopedia of Religion, 1150–1153. 或使用:中華佛敎百科全書編輯委員會 (1994)。,藍吉富(主編),《中華佛教百科全書》,頁2232–2248。台北市 : 中華佛敎百科文獻基金會。
(2)Dalton, Jacob, and Sam van Schaik. “Lighting the Lamp: An Examination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Bsam gtan mig sgron,” Acta Orientalia 64 (2003): 153–75;
(3)沈衛榮,〈《禪定目炬》第二、三品譯註〉,頁102–112。
(以上2為有關《禪定目炬》全書結構的分析(頁153–161)及第三品的英譯,在3所包含的《禪定目炬》二、三兩品漢譯中,我們僅閱讀第三品翻譯)
有關《禪定目炬》背景與研究的推薦閱讀:
梅靜軒(2017),〈西藏寧瑪派之禪觀——《禪定目炬》評介〉,《正觀》,第82期,頁39–78。

第14週
(1)Matthew Kapstein, “Buddhism: Buddhism in Tibet,” in Lindsay Jones (editor in chief), Encyclopedia of Religion, 1154–1159;
(2)完成上一週閱讀材料2與3(討論可能延續至本週)
(3)阿底峽,《菩提道燈論》。使用如石法師的譯本及注釋,可參照法尊法師的譯文。兩種翻譯均可從以下網頁獲得:http://bud-yamola.blogspot.com/2010/06/blog-post_2.html
推薦閱讀:
范德康,〈關於薩迦班智達《量理寶藏論》頌文以及自釋(Rang ‘grel)的傳承〉,收錄於《佛教寫本文化研究:新材料與新視野》,頁122–177,新加坡:World Scholastic(將出版);
或英文原文:Leonard W.J. van der Kuijp, “On the Transmission of the Verse-text of Sa skya Paṇḍita’s Tshad ma rig pa’i gter and Rang ’grel-Auto-commentary,” Huali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ddhist Studies 3, no. 1 [Special Issue: Manuscript Studies and Xuanzang Studies] (2020): 126–169.

第15週
貢卻亟美汪波著,陳玉蛟譯,《宗義寶鬘》,頁95–106(〈第八章 說無體性的中觀宗〉,注釋:頁109–123),臺北:法爾,1988。
也可使用以下英譯本中及其中的解釋:Lhundup Sopa and Jeffrey Hopkins, Cutting through Appearances: The Practice and Theory of Tibetan Buddhism, Ithaca, NY: Snow Lion Publications, 1989: 279–320.

第16週
狄雍J. W. de Jong 著,霍韜晦譯,《歐美佛學研究小史》,臺北縣中和市: 華宇,1985。
選讀這部譯著的第二章中期部分,頁28–64,略去以下小節:「辛納的佛傳研究」、「赫恩的印度佛教史」、「佛教與婆羅門教的關係」、「佛教與數論的關係」和「佛教與瑜伽的關係」;從第三章近期部分中選讀「大乘佛教的研究:孔茲、羅莫特、諾比爾、魏拿」、「大乘哲學研究」和「中國佛學研究」部分。
或閱讀英文原文中的相應部分:J. W. de Jong, A Brief History of Buddhist Studies in Europe and America, Tokyo: Kōsei Publishing Co., 1997.
 
參考書目
延伸閱讀
概論
Prebish, Charles, and Damien Keown. Buddhism–The eBook: An Online Introduction. 4th Edition. State College, PA: Journal of Buddhist Ethics Online Books, 2010.
Robinson, Richard H., Willard L. Johnson, and Ṭhānissaro. The Buddhist Religions: A Historical Introduction. 5th ed. Religious Life in History Series. Belmont, CA: Thomson/Wadsworth, 2005.

讀本
Lopez, Donald Jr., ed. Norton Anthology of World Religions: Buddhism. New York: Norton and Company, 2017.

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
Zürcher, Erik. The Buddhist Conquest of China. Boston: Brill, 2007.
Ch’en, Kenneth. Buddhism in China: A Historical Surve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4.
Powers, John. Introduction to Tibetan Buddhism. Rev. 2nd ed. Ithaca, NY: Snow Lion Publications, 2007.

佛教思想與哲學
Williams, Paul, and Anthony Tribe. Buddhist Thought: A Complete Introduction to the Indian Tradition.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0.
Westerhoff, Jan. The Golden Age of Indian Buddhist Philosophy. The Oxford History of Philosoph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8.
Siderits, Mark. Buddhism as Philosophy. Ashgate World Philosophies Series. Brookfield: Routledge, 2007.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No.
項目
百分比
說明
1. 
出席與參與 
10% 
 
2. 
閱讀回應(兩篇) 
20% 
 
3. 
期中考試 
35% 
 
4. 
期末論文 
35%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2/22  第1週:課程概述
介紹各週的課程內容及課程要求;回顧印度河流域文明、吠陀文化、奧義書時代等佛教成立前的印度文化史;圍繞佛教傳統中法的概念來介紹什麼是佛教。
 
第2週
2/29  第2週:佛陀
在教科書佛陀章的基礎上回顧印度佛傳發展的歷史,透過巴利文《聖求經》中的佛傳片段及PBS紀錄片來展示佛陀的故事;從巴利文本的使用方法看東南亞佛教研究的變遷。
 
第3週
3/07  第3週:早期佛教教義
全面理解中道、四諦、十二緣起等早期佛教的中心教義;細讀《轉法輪經》;掌握五蘊、八正道、三法印、涅槃等一系列重要的佛教概念;認識藝術表達佛教概念的方式。
 
第4週
3/14  第4週:早期佛教的發展
了解僧伽的概念和律藏的形態及其主要內容;回顧早期佛教中阿育王與佛教聖典結集等歷史;透過一些重要的碑銘、考古遺跡及文本的研究來熟悉早期佛教史及僧伽史研究的現狀。
 
第5週
3/21  第5週:阿毘達磨
從阿毘達磨的視角認識佛教教義與哲學的發展;借助《異部宗輪論》及其重點段落來了解佛教傳統對部派分化歷史的自我理解以及幾個重要部派的核心思想。
 
第6週
3/28  第6週:大乘佛教
了解大乘佛教起源的當代研究;掌握大乘佛教中大悲與菩提心、菩薩及其六度之行、空性般若、菩薩道階位、三身等概念;熟悉大乘經的概貌並透過《大寶積經普明菩薩會》獲得閱讀體驗。
 
第7週
4/04  第7週:大乘的論與晚期印度佛教
回顧重要寺院、西遊漢僧、密宗出現及印度佛教衰微等中後期印度佛教的歷史;獲得中觀與瑜伽行派等大乘佛教宗派的概要;了解龍樹中觀大意並閱讀《中論》第一品。
 
第8週
4/11  第8週:期中考試 
第9週
4/18  第9週:南傳佛教
依靠講座與教科書回顧斯里蘭卡與東南亞南傳佛教的簡要歷史,其中前者配有《大史》選讀及近年研究的討論;文本選讀側重覺音《清淨道論》的書首部分。
 
第10週
4/25  第10週:「佛教征服中國」
回顧中國佛教直至六世紀的歷史,包括重要人物、譯經事業之發展以及判教的例子;關注中國佛教的三論、涅槃、華嚴等宗派的概要;尤其依靠高楠順次郎原所著《佛教哲學要義》討論天台宗的主要教義。
 
第11週
5/02  第11週:唯識
簡要回顧唯識舊學與新學的出現及七八世紀中國佛教的其他幾個細節;配合《唯識三十頌》文本來研習一切唯識、識轉變、阿賴耶識識等八識的運作方式、三自性等唯識宗的核心哲學思想。
 
第12週
5/09  第12週:禪
回顧中晚唐密宗興起、宋初譯經及宋代佛教對傳承譜係的側重;考查John McCrae的禪宗史學及其所述禪的四個歷史階段和各自的特點;細讀《壇經》中六祖覺悟的過程。
 
第13週
5/16  第13週:早期西藏佛教
回顧藏傳佛教前宏期的歷史;閱讀九、十世紀《禪定目炬》第三品,以系統理解作者努欽佛智收納印、漢、顯、密,含括天竺漸宗、漢地禪宗頓門、大瑜伽的密宗觀修以及大圓滿阿底瑜伽四種道的獨特判教體系。
 
第14週
5/23  第14週:後弘期的佛教宗派
了解藏傳佛教嘎當、噶舉、薩迦三派的概要;回顧後宏期開啟後的幾個世紀;閱讀道次第傳統的早期文本:阿底峽的《菩提道燈論》;依靠van der Kuijp教授的研究論文討論薩迦班智達佛教知識論著作《量理寶藏論》的內容及後代的注釋。
 
第15週
5/30  第15週:中觀與宗義書
認識藏傳佛教中最後出現的重要宗派格魯派及西藏的學經文化;簡述宗義書體裁在印度與西藏的幾個里程碑;回顧西藏中觀史中月稱地位的逐漸突出;細讀《宗義寶鬘論》的中觀部分。
 
第16週
6/6  第16週:現代佛教
使用美國佛教的現狀來簡略介紹現代佛教的發展及其特征;重點考察歐美的佛教學術研究史,作為現代人接觸佛教的一個特殊案例,尤其偏重十九世紀中以來歐洲各國的重要成就。